拍摄于1994年2月10日。作者邓伟在详细解读了杨振宁的精彩人生背景后拍摄了这幅作品。40年代末,杨振宁从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费米教授,共同提出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型,成为美国物理学界崛起的一颗新星。“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教授帮助杨振宁选择了理论物理作为研究方向;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促进了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新发展,从尔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作者见到杨振宁教授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正在和学生谈话,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的多。他坐在一张沙发,背景是书架,身边有电脑。“我认为这个位置不错,曾有人在这拍过。他提议说:。我说喜欢过道墙上那几幅爱因斯坦的黑白肖像,拍的如同素描般简洁的,请杨教授坐到靠窗的长木桌前,继续和学生交流,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时常会双手合十,像是陷入短暂的沉思。作者捕捉到了这个充分表现他性格的典型瞬间,他宁静的神态中蕴涵着悠远而跳跃的思绪。
《物理学家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