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推荐]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推荐]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是一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
和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年轻人。他的成功经验和治学精神引起了我
国许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在与我国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李开复归纳出了
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坦诚相见,直抒胸臆,写成
了一封给我国学生的长信。
  今天全文刊载这封信件,相信对大学生和青年朋友在如何对待机遇、如何对待学
业、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他人 、如何对待自己等诸多方面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我在中国的这两年来,工作中最大的享受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
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
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
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
;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
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
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
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
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
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
业的过程中能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
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
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
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
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
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
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
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
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 ,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
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
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
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
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
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
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
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 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
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
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些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
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
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
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
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
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
也不可能成为 一名 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
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
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
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
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
值得记取。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
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
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收获,是尤为
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
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
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类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
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绝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学的Ambady教授最近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
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分别评估几位教授的授课质量。他把这几位教授的讲课录像带先无
声地放两秒钟给一组学生看,得出一套评估结果。然后与那些已经听过这几位教授几个
月讲课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两个小组的结论竟然惊人的相似。这表明,在表达自己
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
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
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
要的“第一印象”。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微软公
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像Windows2000这样的产品的研发,有超过3000名开
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
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以前我在别的公司时却也曾见到过相反的现象。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
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
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
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   

  为了培养团队精神,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
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
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
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
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
是会得到更多 人的 回报呢?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
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做一个主动的人   

  三十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IBM。那时IBM对人才
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人才
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
自信的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
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
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研究项目,
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力。果真如此,便没
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还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其实,这也是一种进取心的
体现。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汲取教训,就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比尔·盖
茨曾经对公司所有员工说过:“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
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这位良师应
该是直接教导你的老师以外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客观地给你一些忠告。这位良师除了可
以在学识上教导你之外,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方面对你有所指点,包括为人处世,看问题
的眼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等。
  我以前在苹果公司负责一个研究部门时,就曾有幸找到这样一位良师。当时,他是
负责苹果公司全球运作和生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事业发展方面给我的许多教诲令
我终身受益。如果有这样的人给你帮助 ,那你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别人更快一些。  
 

  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太习惯做自我推销。但是,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
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在说服他人之前,要先
说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潜力,一个好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令事情
的发展锦上添花。

  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不同于已往大多数求职者,这位
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绍、他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什么认为
自己是合适的人选,此外还有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希望来微软作的课
题等。尽管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他的自我推销奏效了。我从这些文
件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认真。在我面试他时,他又递交了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最
后,当我问他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他反问我,:“你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留?”当
时,我的确对他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了他一些这方面的问
题。他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最后,我们雇用了这名应聘者。他现在做得非常
出色。   
  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
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但是他却说,这些经验是可以培
养和积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我开始有
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我真的在两年之后接替了他的工作。我
个人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
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同时,我建议你给自己
一些机会展示这方面的能力,或许像我一样,你会惊讶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潜力远远超过
了自己的想象。   
  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是目标千
万不可定得太低。在二十一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你应该放开思维,站在一个更高
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
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学校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就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
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标准又不一 样。
所以,在订立目标方面,千万不要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 思想。   

  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
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
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 的你 更强。”你应该永远给自己设立一些很具
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及的目 标。

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
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选择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谈到对工作的热爱,我认识的一位微软的研究员
曾经让我深有感触。他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
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 ”

  对于工作的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有过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每天早晨醒来,
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
比兴奋和激动。”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大的
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事迹。但是,我非常赞同保尔的这
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所以,你应
当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
充实。   

  
  客观、直接了当的沟通


  有一次,一位中国的大学教授找到我,希望我帮他找一位国外的专家在他组织的会
议上去作主题演讲,末了还特意加了一句,最好是一个洋人。我很不以为然地对他说:
“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人士就是在北京的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你一定要找一位洋人呢
?”他表面上同意我的说法,但是他仍然请了一个美国人来作这个演讲,结果效果很
差。所以,我们不应该陷入盲目的崇洋情结。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事物,而不
是以他 的肤色或他的居住地来决定。   

有一句话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看问题应该有自
己的眼光,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一定大多数人认可的,或某个权威说的,就是对的。
不论是作学问、搞研究还是经商,我们都不能盲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有了客观的意
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
也会造成很多误会。有一次,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一位研究人员就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
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作了一番分析,认为这个方向有不少问题,但如果他坚持,我愿
意支持他试着去做。结果他认为我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不允许他去做,所以他就选
择了其他的方向。后来他要出差时,负责行政事务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选择坐火车或者
坐飞机。他认为行政人员实际上是在暗示他坐火车,因为坐飞机太贵。其实,他的猜测
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是直接了当,而他却在“打太极拳”。这之后,我们
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文化讲座,让员工们了解到,心里想什么就讲什么,不要把简单的问
题复杂化。现在,研究院里这类的误会少了很多。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
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
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
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
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
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
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
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
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几天前,报纸上登出一条消息,说有中学生辍学去开网络公司。我认为这并不值得
提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
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
像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而除了美国之外,你会发现英
国的研究水平也是相当突出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语言问题。英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
阅读美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研究报告和资料。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
新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我们作研究的人来说,是
相当重要的。只有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我建议,学英语先听
说,再学读写,而且务必在大学阶段完全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等到年龄大了,要付出
的代价相比就会大得多。   

  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
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
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功夫把数学 学得 更好些。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
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 熟悉 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校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
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上课学会了C++,能否自
己学会Java?上课学会了HTML,能否自己 学会 XML?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一门专
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 ,让 自己能够“无师自通”。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变化都还不算大。五年后再聚到一
起,变化就大多了。一些人落伍了,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能够掌握新的东西,自然
而然地落在了社会发展的后面。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不落伍,那就得
永远学习。   
  我的老板RickRashid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
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0,000行程序。
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
进步。今天,有些博士生带着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做项目,就自满地认为自己已经
没有必要再编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次到清华和其他学校访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我认为,打工从
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
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
理解商业的运作。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一些“没用的
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
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如果你把翻译书本、录入数据库所花的时间投入学 习,将
来可以赚更多的钱。那些钱将远远超出目前打工的收入。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目前退学创业风潮的鼓励,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迈
克尔·戴尔而中途辍学。以我的观点,除了十分特殊的情况外,我不建议在校学生退学
创业。你所看到的那些退学创业的成功者实际上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
的想法,但缺少创业的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要成功,我建议你们先把
书读好。如果是要学习创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先去一家公司边打工边
学。

  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你正在考虑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你应该首先明确地
知道:创办公司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要冒巨大的风险。我觉得你们不必像我,一开始
就创办一家公司。你应该考虑加盟其他公司并 在这 家公司中学习他们的工作、创业方
法。”   


  你想戴一顶什么样的博士帽   

  在我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曾对我讲,当你拿到你的
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句话对于初出茅庐
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但也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就这样,在经过五年寒窗、夜
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
志,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从事其它工作,会有更大的成绩。在目标确立之
后,我建议你为自己设计一个三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你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
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另
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
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中作用是多么
大。所以,你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除了你的老师之外,你
还应该去求教于周围所有的专家。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Internet!现
在,几乎所有的论文、研究结果、先进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还鼓励你直接发电子
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我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
分都会很快给你回复。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报告几乎让我崩溃。那时,同领域其他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与我不同的传统方法。我的老
师虽然支持我,但并不认可我的研究方向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
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 天, 在半夜三点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
滋味。后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导师也开始采用我的研究方法。我的博士论文
使我的研究成为自然语言研究方面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

  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
作。也不可 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的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
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那种一切都很顺
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
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
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
人”,充分利 用在 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上述一些观点,是我在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希望这些建议和想法能
对正在未来之路上跋涉的你们有所启发,能对你们目前的学习有所帮助。或许因为观点
不同、人各有志,或许因为忠言逆耳,这封信可能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所接受。但是只要
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
价值。我真诚地希望,在新的世纪,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做研
究,还是经商,都显得更成熟一些,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
当你说出一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他是微软里的神奇中国人,他是盖
茨先生最喜欢的中国人,他奠定了中国人在微软的权威地位。他就是李开复,微软公司
副总裁,李博士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重要领域享有很高的
声誉。
  2003微软“新一代技术展望大会”上,李开复博士向大学生们作了有关微软新技术
的主题报告,并进行了相应的成果演示,整个报告与比尔盖茨的演讲相映成辉。他先以
惯有的热情向大家打招呼:“很高兴能看到这么多年轻朋友!”,接着很快切入了正
题。
  沿着近十年来用户界面的发展革新之路,李博士指出当下图形用户界面所面临的
“瓶颈”局面, 进而将话题引到了微软研发的主体理念,“我们认为将来发展的是自
然的东西,比如墨水,甚至有一天更像一个得力的助手。” 人们常常想做一些事情,
送一束花或者寄一封信,或是一件简单的日常工作,这些意念是怎么出现的呢?是在人
的脑海中出现的,因此,新一代的界面应该在更多的设备上让没有接触过电脑的用户也
能自然地使用。这时,微软把目光投向了语音,语音可以说是唯一共通的表达的方法,
无论你你有没有鼠标和键盘,只要有语音就可以。
  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那句时髦的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虽然这不是微软
的宣传词,但微软的软件设计一直为此努力,现在这个集体全力开发的.net项目,依然
是为了更好的贴近生活,让IT不断人性化。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应该有一种作为底蕴的
精神,也许我们无从规定什么是最优秀的IT精神,但我们可以从最优秀的IT企业文化里
作出思考,微软文化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微软的人性情节贯穿着它的发展始
终,从80年代的DOS 1.0操作系统到WindowsXP,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我们很重视微软
技术对中国IT的启发,也必须重视探索其精神优势的切入点。
  李博士强调微软公司的自然语言计划在逐年进步,它注重符合人们的习惯,将来会
选择最为可行的软件形式使得用户接受,因此可以称之为“Practical plan”,有着充
分的现实性。“微软选取最自然、合理的材料,推崇实际、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一步
一步地做,不因最终目标的艰难而沮丧,只要比曾经更好就是成功。”开复的语气里传
递着一种坚定,也许那是属于微软的坚定,但我依然感动,因为这样的坚定不可能缺少
民族的成分,至少开复此刻的坚定是给予中国大学生的。刚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时,开复
曾动情地说过:“作为一个华人,我也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做点事情,在苹果公司的时候
我也回过中国多次,看到了中国经济和科技的成长,尤其是每次回国时和很多学生在一
起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在微软工作,又能回到中国,有很多机会和国内学生在一起,
所以我一定要选择这份工作。”这份真情或许不是每个扬名于世界的华人都有的,开复
所在的微软;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软件人才的培养,与各高校已经建立一系列合
作关系,这种真诚更加不是每个闻名于全球的企业都能做到。今天,这些就在许多学生
身边,如果他们也以超越平凡的坚韧刻苦去面对,中国明天的IT将洋溢着无限希望。
  李博士在大会上作的新成果展示十分精彩,IT技术在微软的努力下成为快捷、多
元、友善尤其是更加人性化的助手。你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处于变动中的个人事宜,电脑
将可以为你分析诸如“为了小孩的将来该如何存钱?”这类较为复杂的问题。
  另一个演示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是非常重要
的研究项目之一,这个技术的运用可以让电脑中英文混着说,传出的声音由于近乎人声
而引起一阵惊叹和掌声,开赴显得很兴奋:“这个技术我们非常的自豪。”
  接着播放的生活短片,展现了数字生活无处不在,渗透了生活的每一秒,如果说这
是我们早已猜到的;那么,开复表演的语音输入这是为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惊喜,科技的
边界被展露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妈妈在童话故事里告诉过我,古老的城堡里会有无所不知的神奇老爷爷,今
天,微软能让小朋友们在书房里就遇上这样的神奇老爷爷。电脑屏幕上输入先后输入两
个问题:“那位中国的篮球明星在NBA?”“尼克松访华是那一年?”正确答案较快地
显示了出来。尽管开复一再解释演示台上所谓的“万能查询系统”并没有所谓的人工智
能,只是可以收集所有的网络信息并迅速统计处理,从而完成任务,可在座的观众多半
还是为之倾心,毕竟这太神奇了。开复决定让电脑出出丑,于是问到“与盖茨结婚的认
是谁?”答案显示:Microsfot.这才露出了它的非人本色。
  “我们有承诺在将来的下一个版本的Windows,用特定数据库的技术来做会实现这些
技术:你会知道每天发过来的邮件是什么时候发过的,也知道在什么地方开会、跟谁、
几点结束…… 我们打印都是拿要复印的文件去打印,但将来就不需要了,你只需
要…… 以告诉电脑我有很重要的演讲,不接任何的电话,除非讲完了…… 电脑可以主
动连续的帮你做,我们有信心确实可以达到的!”
  不管是微软的创新与激情造就了更加成功的开复,还是开复的努力让微软的形象更
加明亮,总之,他们在飞翔。开复代表微软为我们带来了最新鲜的技术展望,有了微
软,我们未来的生活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不知在这种难得的近距离的感染下,我们有没
有信心说∶有了我们,祖国未来的IT可以省却许多缺憾。
  开复说过:“身在微软,服务中国。”他努力地在做。所以,加上中国众多IT学子
的不懈奋斗,希望有一天,我们一起飞翔。
Posted: 2004-06-09 23:27 | [楼 主]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Re: Re: [推荐]李开复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QUOTE]最初由 唐僧 发布
[B]以后多转点这样的文章。
收藏了。 [/B][/QUOTE]

我读了一半,没时间了,要考试,先看数学。
Posted: 2004-06-09 23:56 | 1 楼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QUOTE]最初由 唐僧 发布
[B]我想以后慢慢读来着,可是这个格式有点乱,我只好重新编辑一下,顺便看看。 [/B][/QUOTE]

我的空间...

我给你了个符合我的生日的合法韩国身份证号码了
Posted: 2004-06-10 00:27 | 2 楼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给中国青年学生的一封信
2004年06月02日 02:28:17         (转自中国青年报 中青论坛)

微软全球副总裁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 李开复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学生一样,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我这一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成功的崭新定义,鼓励读者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

  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你也可以想像一下,15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1977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像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吗?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世界第二富人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确回答上述问题,那你就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只有一个建议: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最多的选择。

  记得我刚进卡内基·梅隆的博士班时,学校有一个机制,允许学生挑老师。在第一个月里,每个老师都使尽全身解数吸引学生。正因为有了这个机制,我才幸运地碰到了我的恩师瑞迪教授,选择了我的博士题目“语音识别”。虽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机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了解不同的学校、专业、课题和老师,然后从中挑选你的兴趣。你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讲座、社团活动、朋友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寻找兴趣爱好。惟有接触你才能尝试,惟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

  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

  成功的第三步:针对兴趣,定阶段性目标,一步步迈进

  找到了你的兴趣,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首先,你应客观地评估距离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还差些什么?是需要学习一门课、读一本书、做一个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气还是成为更好的演讲者?15年后达到的完美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有什么差别?你应尽力弥补这些差距。例如,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

  其次,你应定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再充分发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勤奋、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标。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

  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

  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举例来说,几年前,我有一个目标是扩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网,但“多认识人”或“增加影响力”的目标是无法衡量和实施的,我需要找一个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于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吃饭,在吃饭的过程,要这个人再介绍一个有影响的人给我”。衡量这个目标的标准是“每周与一人吃一餐、餐后再认识一人”。当然,我不会满足于这些基本的“指标”。扩大人际关系网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还会衡量从“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门雇用的人是在这样的人际网中认识的。一年后,我的确从这些衡量标准中,看到自己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

  很多人认为自信就是成功。一个学生老得第一名,他有了自信。一个员工总是被提升,他也有了自信。但这只是一元化的成功和一元化的自信。

  其实,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没有自觉的自信会成为自傲,反而会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好的自信是自觉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觉的人不自信时,他仍可努力尝试,但会将风险坦诚地告诉别人。自觉的人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丧失自信。

  自信的第一步:不要小看自己,多给自己打气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不行,你是无法得到自信的。例如,马加爵曾说:“我觉得我太失败的,同学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练,让我很自卑。”虽然马加爵很聪明也很优秀,但他从没有真正自信过。

  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中国古谚:“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值得看重和发挥。我记得我11岁刚到美国时,课堂上一句英语都听不懂,有一次老师问“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我虽然不懂英语,但认得黑板上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我立刻举手并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不会“背书”的美国老师诧异地认为我是个“数学天才”,并送我去参加数学竞赛,鼓励我加入数学夏令营,帮助同学学习数学。她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给了我自信。我开始告诉自己,我有数学的天分。这时,我特别想把英语学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提高了我的自信,也帮助我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式教育认为人的成长是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所以老师更多是在批评学生,让学生弥补最差的学科。虽然应把每科都学得“足够好”,但人才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个人最大的优点。美国盖洛普公司最近出了一本畅销书《现在,发掘你的优势》。盖洛普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希望把缺点变为优点”,但他们却碰到了更多的困难和痛苦;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无比的自信。

  凌志军的《成长》一书里还有很多得到自信的例子: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周明小时候在“学生劳动”中刷了108个瓶子,打破了纪录,从而获得自信。他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自信心的,但是这件事给了我自信。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续到今天。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

  自信是一种感觉,你没有办法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而惟一靠“学习”提升自信的方法是以实例“训练”你的大脑。要得到自信,你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拉拉队,每晚入睡前不妨想想,今天发生了什么值得你自豪的事情?你得到了好的成绩吗?你帮助了别人吗?有什么超出了你的期望吗?有谁夸奖了你吗?我相信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件成功的事情,你会慢慢发现,这些“小成功”可能会越来越有意义。

  自信的第二步:用毅力、勇气,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有时,你可能没做过某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这时,除了毅力外,你还需要勇气。我以前在工作中,一般的沟通没有问题,但到了总裁面前,总是不敢讲话。直到有一天,公司要讨论改组,总裁召集十多个人开会,他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我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讲出来。于是,我鼓足勇气说:“我们这个公司,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不顾员工的感受和想法……”我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很多同事给我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子这么说。”结果,总裁不但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了公司在改组方面的政策,而且还经常引用我的话。从此,我充满了自信,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发言。

  有勇气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也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家不能只凭匹夫之勇去做注定要失败的事。但当你畏惧失败时,不妨想一想,你怕失去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吗?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总裁否定了我的看法,他会不尊重我吗?不但不会,别人很可能还会认为我勇气可嘉。而且,自觉的人会从失败中学习,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事情,再提升自己的自觉。

  一个自信和自觉的人,如果能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并有毅力把它做好,他就会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

  自信的第三步:自觉地定具体的目标,虚心地听他人的评估

  培养自信也要设定具体的目标,一步步地迈进。这些目标也必须是可衡量的。我曾把我在总裁面前发言的例子讲给我女儿听,因为她的老师认为她很害羞,在学校不举手发言,我希望鼓励她勇于发言。她同意试一试。我和她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实际的目标:她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我们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一年后,老师注意到,她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

  自信绝非自我偏执、不容许自己犯错,或过度自我中心,失去客观的立场。我有个绝顶聪明的同事,他一生认准了“我永远不会错”这句“真理”。他表现得无比自信,一旦证明他某句话是对的,他就会提醒所有人几个月前他早就说过了。但因为他几乎是为了自信而活着,一旦证明他某句话是错的,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或根本否认此事。虽然他的正确率高达95%,但5%的错误让他失去了自己的信誉和他人的尊敬。

  情商中的自觉有两个层面:有自觉的人不会过度地自我批评,也不会天真地乐观,他们能客观地评估自己。所以,他们会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能力极限,不会轻易地接受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工作。当然,他们仍乐于接受挑战,但会在接受挑战时做客观的风险评估。这样的人不但对自己坦诚,对他人也坦诚。坦诚地面对失败会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他们知道你接受了教训。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缺点也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自不量力。

  自觉的人不但公平地评价自己,还主动要求周围的人给自己批评和反馈。他们明白,虽然自己很自觉,但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别人眼中的自己更为客观,另一方面,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别人都认为你错了,只有你自认为没有错,那么在社会、学校或公司眼中,你就是错了。所以,你必须虚心地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想法,而且以别人的想法作为最终的目标。比如,我女儿可以每天评估自己的发言,但最终,只有当老师和同学们认为她是个开朗的、有想法的学生时,她才达到了最终的目标。

  获得坦诚的反馈特别是负面的回馈并不容易。所以,你最好能有一些勇敢坦诚的知心好友,他们愿意在私下对你说真心话。当然,你不能对负面的反馈有任何不满,否则你以后就听不到真心话了。除了私下的反馈外,在美国的公司里,还有一种“360度”意见调查,可以对员工的上司、下属同时做多方面的调查。因为这种调查是匿名的,它往往能获得真实的意见,如果很多人都说你在某方面仍须改进,这样的说法就比自己的或老板的看法更有说服力。虽然在学校里没有这种正式的调查,但是你仍然可以尽力地去理解他人对你的想法。

  马加爵说:“同学都看不起我。”其实,如果他有勇气向他信任的同学求证,他也许会发现自己错怪了同学,也许会发现交错了朋友,也许会证实同学确实看不起他并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后自我改进。坦诚的交流和真心的朋友或许都可以帮助马加爵避免悲剧的发生。

  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科学研究证明:心情好的人最能发挥潜力;快乐能提高效率、创造力和正确决策的概率;快乐的人有开明的思想,愿意帮助别人。但与其说快乐带来成功,还不如说成功的目的是带来快乐。我曾建议同学们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其实做自己理想的、有兴趣的事情就是一种快乐。所以,快乐比成功更应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

  快乐的第一步:接受你的父母、环境、自己

  不快乐的人总对一些无奈的事生闷气,不喜欢自己、父母和老师,不愿意读枯燥的书,不愿意应付考试。对于这些无奈的事,我希望同学们能学会坦然地接受它们。

  在所有“不能改变的事情”中,最不能改变的是父母,最应接受的也是父母。有不少学生说:“父母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不体会我的想法,总要求我用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来做事、读书、求学。所以我总是避开他们,越来越孤独。”对这些同学,我的回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你应该接受你的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感觉父母不理解你而自我封闭。父母的成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可能也不同,对你的期望与你对自己的期望就有较大的差异。但他们人生的路走得比你长,经验比你丰富,你不能先入为主地排斥他们。另外,你必须理解,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也是惟一可以无条件为你付出的人,你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你的父母。如果我们鄙视、排斥父母,无异是对自己生命的来源不敬,那如何能快乐?

  第二,你可以试着去改变父母的想法,但你首先应反问,你理解和接受你的父母吗?你能体会父母的想法吗?当你抱怨父母总是期望你完美时,难道你不也是在期望父母完美吗?所以,在要求他们理解你之前,你应先去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成功地和他们沟通。相互了解后,也许你们仍有不同意见但能彼此谅解,也许你或他们会改变原来的看法而达到共识。

  除了接受父母,你还应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有些同学期望着不必考他们认为没用的题目,不必上他们认为没用的课,不必听他们不信任的老师讲课。但在社会中生存,我们必须学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凌志军说:“如果我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之间的冲突,我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表,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时间表能激励你集中精力并提高效率。然后去做‘喜欢做的事情’。”人生是有限的,大家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喜欢做的事情”上,但必须先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得足够好。

  当你开始为自己而生活,接受并喜欢你自己,接受并接近你的父母,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开始快乐了。

  快乐的第二步:宣泄你的情感,控制你的脾气

  心理学家认为,马加爵“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因为他总不愿与人交流,不愿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马加爵给亲人的信上也写道:“我这个人动情的话历来就讲不出口。”如果马加爵能直接地宣泄自己的感情,他也许可以防止悲剧发生。事后马加爵也想到:“逃亡的时候觉得自己傻,可以选择吵架就算了,没有必要杀人。”

  中国人总认为矜持、含蓄是美德。但我认为,在今天的时代里,直截了当的沟通更为重要。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瞻前顾后、当面不说、背后乱讲都是坏习惯。有一位中国老板和他的下属吵架,他问我是不是该请第三者调解,我给他的建议是:因为这是情感的事情,你应该直接去和下属沟通;第三者为了做和事老,可能会说出违背你或你的下属意愿的话(例如谎称你已经认错,但其实你没有),这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麻烦。

  当然,在情感问题上,直接沟通也需要技巧。例如,那位老板如果第一句话就对下属说:“你错了,但是我不和你计较。”那么下属肯定会反感。如果老板说:“你在那么多人面前骂我,很显然是你想抢我的工作。”结果就更不堪设想。显然,当你直接沟通时,不要论对错,不要猜测别人的动机,更不要再趁机补一句。最有效的沟通就是直接谈到你的感情,比如那位老板可以说:“当你在那么多人面前骂我时,我感到失去尊严,非常为难。”这样一句话是不能反驳的,甚至可能会引发理解和同情。

  当你怒火中烧时,把愤怒的话转变成感性的话并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又需要依靠“自觉”和“自控”。自觉的人知道自己何时会喜怒哀乐,也理解喜怒哀乐的宣泄会造成何种后果。如果他感到气愤,他不会瞬间爆炸,因为他知道爆炸的后果,但他也不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那会对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他通常会尽量自控地用最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正面、感性的沟通可以降低火暴的气氛。感情和沟通都是最有感染性的,你完全可以用有建设性的、宽容的态度来与他人沟通并影响他人。

  如果认为自控不容易,那么,你可以请你的知心好友随时提醒你。我过去的一个老板常常一生气就一发不可收拾,而且他生气都有前兆:他会先用刁钻的问题考倒你,然后他开始战抖,最后他才发脾气。但他想改掉这个毛病,于是他要求我在每次看到前兆时,用一句“密语”(如“让我们言归正传吧”)来提醒他。几次“密语”提醒之后,他就有了自觉和自控的能力,再也不需要别人提醒了。

  快乐的第三步:有人分享快乐加倍,有人分担痛苦减半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调节自己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知心的人倾诉和沟通。根据是,感情源于人脑的lymbic系统,而该系统主要靠与他人的接触调节。科学证明,在一起交谈的两个人会慢慢达到同样的心理状态(喜怒哀乐)和生理状态(体温、心跳等)。因此,若想达到感情的平衡,我们必须懂得依靠别人。与人沟通是提升你的情商和快乐的惟一方法。与世隔绝的人只会越来越苦闷。西方有一古谚:“有人分享快乐加倍,有人分担痛苦减半。”

  所以,如果你情绪不好,或受了委屈时,应多向父母、朋友倾诉,不要像马加爵那样总把话闷在心里,只对日记倾诉。马加爵很苦闷,却没有倾诉苦闷的渠道。他说:“我在学校一个朋友也没有,我在学校那么落魄……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马加爵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带给他苦闷,而这些苦闷又没有渠道宣泄,进而造成更大的苦闷。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实,马加爵的内心独白,证明他是一个有自觉的人,他能看清自己的困境,可惜他将自己锁在自我封闭的牢笼里,让仇恨把他带向毁灭。

  要得到快乐,你需要幽默、乐观的想法和沟通。在所有的沟通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笑”的感染力超过了所有其他感情,人们总会反射式地以微笑来回报你的微笑,而开怀大笑更能迅速创造一个轻松的气氛,此外,幽默的笑也能促进相互信任,激发灵感。乐观、正面思考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忧郁症已成为全世界来势汹汹的心理疾病,而其和负面思考有极大的关系,有些人习惯钻牛角尖,往悲观无助的方向想,困在死胡同中。如果能换个角度,半杯水有一半满的而非一半空的!现在的不如意,代表有无限成长进步的空间。学习检查自己,常保正念。

  无论是驱逐悲伤或是获取快乐,我们都需要从倾诉和沟通中得到正面的激励。最自然的沟通对象可能是你的亲人,特别是你的父母。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愿意听孩子的倾诉。

  但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以我们也需要和知心朋友沟通、倾诉。交朋友时不要只看朋友的嗜好和个性,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些会鼓励人的、乐观的、幽默的、诚恳的、有同情心的、乐于助人的、愿意听人诉说的朋友。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敢去乱找朋友,如果别人拒绝怎么办?”如果别人拒绝你,你没有失去任何东西,但如果别人接受你,你可能因此找到你自己。

  我希望你也会在寻找好友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会鼓励人的、乐观的、幽默的、诚恳的、有同情心的、乐于助人的、愿意听人诉说的人,并尽力去帮助你周围的亲人和朋友。惟有更多人愿意付出,快乐才能更迅速地通过人际网扩散。

  给中国学生的祝福

  我一直信奉以下做事的三原则: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祝福中国的学生,当你碰到挫折时,能用这三个原则,以度量、勇气、智慧来帮助你渡过难关。

  祝福中国的学生,当你追求成功、自信、快乐时,不要忘了成功是多元化的,不要忘了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不要忘了快乐的人总能理解、接受和喜欢自己。

  祝福中国的学生,当你逐步获得成功、自信、快乐时,会发现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得到成功和自信。

  祝福中国的学生,当你拥有成功、自信、快乐后,不要忘了帮助他人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读后感可直接与李开复交流kaifulee@kaifulee.com)
Posted: 2004-06-10 01:31 | 3 楼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QUOTE]最初由 唐僧 发布
[B]我刚回寝室,给你申请完了。
身份证号码是用的那个,名字是用的이재은。
他没验证实名,还好办。其余的事项我给你乱填的。
申请这个有啥用啊?玩游戏?玩GoStop?你不会玩吧? [/B][/QUOTE]

都错了...

我用来调试程序在不同语言版本的服务器上的运行情况

其他我都看不懂,韩文真是一点都不懂,那个网站还能看电影?
Posted: 2004-06-10 12:21 | 4 楼
狗狗
加菲's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0
发帖: 4860
威望: 10315 点
金钱: 10295 静电币
支持度: 20130 点
在线时间:1420(小时)
注册时间:2001-11-20
最后登录:2024-12-21

 

[QUOTE]最初由 唐僧 发布
[B]看电影?哈哈我刚才试验了,你未满19岁不能观看。用假的生日好了。 [/B][/QUOTE]

都快20了还未满19?/;d
Posted: 2004-06-10 12:22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哇啦哇啦 Discuss & Talk aloud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