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者>>的一封信 对<<读者>>的一封信 <<读者>>的编辑同志,您好: 首先声明的是,我不是<<读者>>的忠实读者.所以占用您的时间感到十分冒昧,希望您能耐心的看完我的信. 我第一次接触<<读者>>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读者>>叫<<读者文摘>>.初见<<读者>>真是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幽雅的文字,一种难以表述的感怀,深深的迷住了我.但是好景不长,我上了高中后,有幸读到了老庄孔孟,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使我明白了中国人的内涵.从那时起,我再看<<读者文摘>>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久<<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我才知道<<读者文摘>>一直是美国同名杂志的克隆. 我必须十分遗憾的告诉您,我认为<<读者>>是一份西化刊物.我们可以用2004年4期为例.刊中有文章50篇,有14篇译文,有12篇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其中漫画与幽默算一篇),12篇文化色彩为中性,3篇宣扬现代,4篇知识性文章,编读往来算一篇,领导视察占一篇,只有3篇说的是我们中国的事.这三篇中一篇感怀生活,一篇人物杂记,一篇说的是晚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最不得意时的事.这样的文章结构说是西化不为过吧? 我并非认为西方的东西就一定不好,但是拿来主义不是瞎拿.我们再可以用2004年4期为例.刊中<<来喝一杯茶>>一文,他的中心是西方基督教"爱你的邻居"的思想,这个思想是美德,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没有文化基础,引不起共鸣.中国人对文章结尾的哪个长翅膀的人,更是无所谓.刊中还有一篇<<迷人的笑容你有没有>>,竟是国人的作品.作者对我国的京剧艺术毫不了解,把脸谱和人格面具混为一谈,认为中国人不诚恳,没有真诚的笑容.这些不是西化宣传是什么.刊中<<心声>>一文竟称从贵刊中感到"传统民族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真是...... 我不是个网络愤青.我甚至是个不爱说话的人.说这些只是因为贵刊前几期发的<<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汉语,我想对你哭>>这两篇网文,引起贵刊读者群的震动,我认为贵刊应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中国的读者的心声,把<<读者>>办成中国人的<<读者>>,对得起国家期刊奖和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