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七,简化的乐趣[游戏十七]≡≡围城≡≡扮演角色:苏文纨
抽到的身份:平民
结局:平民胜“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之版杀版本:抽到杀手的时候我想做平民,抽到平民的时候我又觉得如果是杀手有多好。之前做杀手的时候一直觉得很郁闷,而游戏十七到最后我的身份很明水,大家都祈祷我,那时候我又开始想:可惜我真是水,否则的话解密以后多震撼……嗬嗬。
切入点简化应该是杀人游戏各种规则之源。而相比较于其他规则,简化是平民方的信息量最少,最考验思辨和分析能力的一种规则。做简化的平民纯粹搞脑筋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吧,没有玩过简化版杀,但是直觉会喜欢,所以一开局立刻就报名了。
终于又做平民了。然而隔了大半年的时间,有点忘了平民要怎么做了……
第一天死了汪处厚,因为时差关系,我不太可能等到大部分玩家发言以后再进行分析,所以法帖比较早,没什么内容可说,想想还是老实从杀贴扯开去。其实自己感觉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杀贴要伪装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从杀贴来看,几乎横着竖着怎么样的可能都是一半,只好想着且说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
也观察了一下其他玩家的切入点,影响比较深刻的是飞鱼饰演的孙柔嘉四处踩人的表现。
按我的常规思路,第一天线索不多,我容易想到的是压潜水和游离。否则贸然踩人,觉得没什么证据,意义不大。但综观后来的整局,孙柔嘉第一天的踩人表现却是实际上打开局面的。虽然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第一天我和唐晓芙都对孙柔嘉非常怀疑,但是有了矛盾,也就带出了大家对矛盾的态度,而大家的态度就给以后的分析提供了更多线索。另一方面,制造矛盾其实同时也会对潜水和游离造成一定分化。第一天没有什么线索,所以大家说不出什么话来是比较正常的,游离的人未必是杀手,可能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但有了矛盾以后,至少可以对矛盾有所思,有所想,可以发表看法吧?感觉这个切入点还是很不错的。
收获:为观察态度收集线索,平民有时候需要制造点矛盾打开局面。代入思考第一天非常怀疑孙柔嘉,主要是因为她的踩人表现。另一方面唐晓芙最早和孙柔嘉对掐,而孙柔嘉的自辩却不能让我满意。于是尝试着把自己放到她的位置去思考,从水民的角度怎么想怎么失败。把孙柔嘉的发言翻来覆去地看,越发疑心生暗鬼,觉得她有问题。
所幸孙柔嘉没有进入高票。思考的时间长了,总算想到一个问题:表现不像水民的人一定是杀手吗?再次用代入法思考,如果孙柔嘉是杀手,她的行为能说得通吗?结果是,似乎也说不通,更说不通。如果说水民没什么理由乱踩人给自己惹怀疑,杀手呢?杀手更应该想到这一点,反而可能在游戏前期比较谨慎,静观平民怎样制造矛盾,然后考虑可否利用。而且孙柔嘉光踩人不号票的行为也不符合杀手找替身的愿望。
再然后,对她的怀疑慢慢开始放下了,再看她的发言,也就没有那种“疑人偷斧”的感觉了,呵呵。
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同,都有考虑到和遗忘的问题,因此从你的角度来看非常通顺的逻辑,别人可能并不认同,同时,别人的逻辑也可能无法说服你。但是你不认可一个人的逻辑不等于这个人的身份一定有问题。
收获:不像水民的人不等于就是杀手,代入思考一定要从两方面来,同时考虑如果某人是杀手会怎么做,和如果某人是水民会怎么做,然后权衡比较。只想了一头不通就直接推到另一头很危险。方鸿渐与柯南虽然想到了代入思考的两面,但还是没能理解方鸿渐的逻辑,第三天把他推死了……
我说过游戏十的时候装乱水的柯南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导致在以后的游戏当中,我对乱水这个词语过度敏感。因为觉得杀手装乱水可能是一种不错的策略,因为既然是乱水,所以分析的逻辑不通顺,说服力不强就很正常,同时听不进比较通顺的逻辑也很正常;既然是乱水,杀手也不会想杀,于是也就有了晚上活下去的理由。
结果就对方鸿渐的身份超级不放心。本来在我第二天提出的怀疑名单上高松年是排在方鸿渐之前的,结果越看方鸿渐的表现越不放心,最终变得非要推死了才好。
游戏结束后和斑马讨论,有一句话是他提醒了我,我很受启发的,他说你要分辨乱水还是杀手装乱水,不能光看他的逻辑,还是透过表现要看他的目的。乱水的找杀思路你可能不能理解,但他是不是在找杀还是仅仅一味在混淆局面还是能看出来的。你仔细去看方鸿渐的分析,他的从迷茫,到动摇,到确定的思路还是看得出来。可见他还是找杀,虽然他的思路可能你不认同。
再去看前面的帖子,果然如此。而进一步再想杀手有没有可能也能这样完美的模拟水民的心路历程?不是不可能,但是能这样模拟的杀手应该是观察心态和逻辑方面的高手吧,是不是可能更会装明水,而不是用装乱水来伪装自己了?
收获:开始学习从心态和找杀的目的来分辨杀手装乱水和乱水的区别,提醒自己不能对“乱水”太敏感。杀手落刀心理在第三天,大部分人都很怀疑方鸿渐,只有香香饰演的汪太太坚决排水方鸿渐。主要理由是,如果她安排祈祷的方鸿渐和顾而谦之间有杀手,则他们完全可以从不被祈祷的人当中杀一个,不会不死人。
当时不理解这个逻辑,直到游戏十八我又做了一次杀手以后再去看汪太太当时的分析,真是击节赞叹汪太太对杀手心理的捕捉之准确。
游戏十八的时候,我每天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杀不死人,因为对于杀手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白天要找到替罪羊被推死。而游戏轮数越多,所需要的替罪羊数目也就越多,于杀手而言胜利的难度也就越大。而有没有替罪羊完全取决于水民的表现,杀手并不好掌控。虽然可以做局,但杀手不能杜绝水民的水民心态自然流露——比如游戏十七的第二天,孙柔嘉提出的“平民必胜之祈祷方案”,在我看来,就非常不象是杀手会想到,或者想到了会这样直接说出来的事情。
替罪羊是有限的,所以杀手肯定希望每天杀人,没有必要的话不增加游戏轮数。除非杀人会对他们造成非常非常不利的结果。
回到汪太太的逻辑,也就是说,如果方顾二人有一杀,完全可以在其他人当中杀一个,只有两个杀手都在不被祈祷的人当中,怕进一步缩小嫌疑范围,才可能不杀人。虽然实际上杀手并不是放弃杀人,而是没有看到祈祷杀错了人,但是从杀手实际上杀了人,和他们选择的杀人对象来看,汪太太的这个理论还是绝对正确的。
收获:在比较常规的规则中(排除如猫命之类的特殊规则),杀手总是想杀人的,放弃杀人,尤其是在游戏前期放弃杀人的可能还是比较小的。随机杀人这一局里见识到了随机杀人,杀手高松年原本计划全程随机杀人,虽然后来由于意外原因没有实现,没有让大家见识到全程随机杀人导致的白天分析。
随机杀人的思路还是我以前比较少想到的。看来有时候从验尸猜测杀手落刀方向来找杀的可靠性还是比较差的,如果杀手真随机杀人的话,呵呵。
[ 此贴被折光暗语在2007-03-19 07: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