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振奋的成果 瑟里奇指出,科学家们应该觉得过渡到Web2.0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从伽利略和牛顿时代开始,博采众多研究人员的工作,并通过公开争论来去伪存真,始终是科学家积累自然科学知识的第一途径。“Web 2.0与科研的运作方式完全一致。问题不在于这种转变是否会发生,而在于转变的速度有多快”。
麻省理工学院的OpenWetWare项目(
www.openwetware.org)堪称早期的一次成功尝试。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德鲁•恩迪(Drew Endy)与托马斯•奈特(Thomas Knight)发起了这个项目,最初它被视为一个使两个实验室网站不断更新的良策。OpenWetWare是一个维基型网站——任何人只要能登录,便可进行编辑。它与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使用的软件相同。研究生都乐于在这里介绍自己的情况及所从事的研究。
学生们很快发现,在这个维基型网站发布他们所学到的实验技巧(如提取DNA、细胞培养等)也非常便捷。“很多技巧此前只在实验室中口耳相传,从未载入正规的操作手册,”目前任OpenWetWare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的研究生贾森•凯利(Jason Kelly)说,“不过当时我们也没有什么手册。”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工科出身,他们的实验室也都刚刚创办,几乎没有指导教师。因此,一旦某位学生或博士后通过努力发现了新方法,就会马上发布到维基页面上,其他人也会不断把收集到的相关技巧添加进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成员雷希马•谢蒂(Reshma Shetty)指出,这些资料对实验室成员固然非常有用,但“它同样可以被全世界的人共享”。
凯利说:“用户之所以找到我们,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在谷歌上搜索某种方法的相关资料时,发现了我们网站,顿感‘相见恨晚’。”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人们发现这种合作方式还能使课堂教学等活动从中受益。学生们不像教授那样用静态页面来应付了事,而是建设具有动态特色的课堂教学网站。在这种网站上,他们可以发布实验成果、提出问题、讨论答案甚至合作撰写论文。谢蒂说:“这些内容全都保存在网站上,有助于提高下一学年的课堂教学质量。”他还为创建这种课程网站制作了相应的OpenWetWare模板。
实验室管理同样从中获益。“当时我连什么是维基都不知道,”莫琳•霍特林(Maureen Hoatlin)回忆说,她是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一种遗传疾病)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不过她很清楚,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太快,就连掌握自己团队成员的研究进展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其他地方研究人员的动态了。“我当时正在寻找一款工具,能帮助我整理组织所有这些信息,”霍特林说,“我希望它是一款网络工具,因为我经常出差,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浏览到它;另一方面,我希望我的合作者与团队成员能够随时添加信息,保证我在网页上看到的任何内容都是最近更新过的。”
OpenWetWare正好满足了霍特林的要求。她说:“我开始迷上了它的交互性。其他实验室的人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我们也可以对其他实验室的工作提出意见。它的速度如此之快,推动科学进步的威力又如此强大,简直找不出什么东西可以与它相比。”
现在,生物学者通过与日俱增的Open-WetWare网站(如SyntheticBiology.org等)开展活动,包括发布招聘启事、会议通知,进行伦理讨论等,可谓包罗万象。目前遍及五大洲的许多实验室,数十个培训课程和兴趣小组,以及数百个科研方案讨论论坛,活跃在OpenWetWare的各个网站上——网页总数超过6,100页,注册用户达3,000多名(截至原文发表时)。2007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了一笔资金,支持OpenWetWare团队开展一项为期五年的计划,将该平台从麻省理工学院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网络社区。这笔经费也将用来打造一个其他研究团体也能利用的通用版OpenWe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