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5 6789» Pages: ( 5/9 total )
本页主题: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爱你的五种方式》



  FIVE SENSES

  男保镖:“我看你很面熟呢?可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你。”女售货员:“我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爱。”

  我印象中这是一部加拿大影片。


  里面有相当部分的描写让我大为惊诧。有一段台词是这样的。

  男保镖:我看你很面熟呢?可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你。

  女售货员:我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爱。

  这个女售货员并非妓女。在与这个男保镖重续旧情之后,她和男保镖的同事又上了床,并且说到了结婚的可能。第一个男保镖有女朋友,只是去了国外而已。

  法国人那种不拿性当回事的态度大大震惊了我。法国人确实已经解放了自己,就性这一个方面来讲。这个解放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和抗议,恰恰是已经忽略了性的重要性时才发现到的。我说中国人有性崇拜:在极力的遮遮掩掩中凸现了对性的重视。

  《爱你的五种方法》也非常大胆。中国也有一些大胆的电影艺术家,但我认为他们一般不会走到《爱你的五种方法》这样的路子上来。在类似的电影中,我常常能够看到一群艺术家敢于和传统决裂,敢于和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背道而驰,或者甚至说,他们脸上分明就写着这样的表情:就不带你玩。

  “五种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五种感官的感觉。电影通过一栋楼房中五个不同的人对于性和爱的五种不同方式,来展现了不同的爱的生活。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按摩工作(触觉)来传达她对于死去丈夫的爱,同时也和被按摩者发生暧昧关系。她16岁的女儿喜欢通过偷窥来获得快感,同时也有人会有被偷窥的快感。另外一个女人一切的快感来自口欲,选择男人一定是可以口交的人。你相信有人通过对方的味道就可以判断是否陷入情网了吗?起码这个电影中有。西方人由于体味太重,所以他们总离不开香水,也离不开对于他人味道的判断,这点和东方人有很大区别。影片中第五个人当然是用听觉来发泄自己的情感,他病态地依赖声音使自己获得幸福和宁静……

  这个电影一点都不ΘΘ秽,非常洁净。
Posted: 2004-04-07 21:13 | 60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好男好女》



  据说因为这个电影的公映引起了不小的政治地震,大家都在悄悄说:哦,这个事情原来已经可以公开说了。

  这是我有意识地观看侯孝贤的第二个电影作品。台湾的东西,或者说主要是侯导的作品都比较阴柔,有一种南国的特殊潮湿气味,也算是一种个性。


  《好男好女》是根据一部自传来的,其实也不全是。女主人公叫蒋碧玉,由伊能静扮演。电影结构很奇特,也可以说是戏中戏。一半是现实,一半是蒋碧玉的回忆录。伊能静作为一个当代的年轻演员在电影中出现,她正在拍摄一部蒋碧玉的传记。现实与历史穿插着,投射着强烈的历史对比,别有一番滋味。女演员静生活在灯红酒绿中,整天醉生梦死,黑帮与畸形的恋情纠缠着她,总结了这一代人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影片有一种对现实沉默的批评。

  蒋碧玉的回忆背景是上个世纪中叶。40年代初蒋碧玉和年轻的情侣以及一些热血青年放弃台湾优裕的生活条件奔赴大陆参加抗日。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曾经不得不把自己的亲生孩子送人。胜利后回到台湾他们继续关注社会劳苦大众,不惜卖掉房产经营危险极大的政治性探索刊物,从言谈中看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倾向,比较倾向于阶级斗争学说,但是并没有武装倾向,也和大陆政党没有直接的政治联系。国民党撤守台湾后,1947年发生了著名的政治事件“2·28”,国民党逮捕并枪毙了大批政治犯。所幸蒋碧玉作为家庭妇女涉案不深,不久被释放回家,但是与她情深似海的丈夫却被执行了枪决。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蒋碧玉老人在医院逝世。但是电影却在继续拍摄。

  该片拍摄于1995年,当时距离“2·28事件”已经很久了,但是之前台湾对这段历史依旧是讳莫如深。据说因为这个电影的公映引起了不小的政治地震,大家都在悄悄说:哦,这个事情原来已经可以公开说了。从而也就解禁了。这也算得上电影与政治历史发生的一次微妙关系了。

  该片在亚洲地区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中国长春电影节的金鹿奖。不过老实说,我看得不算很愉快。一个是里面语言、方言太多,有日语、普通话、闽南话、潮州话,甚至有大陆的地方话,很乱。但我也发现,用方言更能准确表达一些特殊的意境,真是两难全的事情。
Posted: 2004-04-07 21:15 | 61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七武士》等黑泽明电影



  SEVEN SAMURAI

  假如谁不太理解日本人,不理解日本文化,我建议就多看黑泽明的影片。

  最近很长时间没有写了,但实际上电影比以前看的却更多了,只有突然失去了写看法的情绪。怕忘记了,还是写下来比较有意义。其实最初我之所以写这些东西,有一个作用
就是简单几笔留给自己一个提示:我看过哪些电影,他们有那些特点,不要求自己很归整地怎么写,就是起个提醒的作用就成。当然了,这样随意的东西也可以保留下来给其他人有一个淘片参考的作用。

  黑则明的电影以前看过两片。前几天跑去又买了几片,看得直咧嘴。都是50年代的片子,半个世纪过去了,等于电影发展史的一半时拍摄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黑白,节奏慢,最残酷的是没有翻译,即便有字幕,小到几乎看不见(如《七武士》) 。从仍然没有翻译看,人民群众目前普遍并不喜欢黑泽明同志的影片。即便专家给说到天上去也不成。假如有市场早给润饰得好好的了。

  黑则明同志的价值在于历史贡献,大白话就是把他放到50年代的电影人里他是个大腕,并且给后来的电影界做出了许多创新贡献。出于好奇,我刚刚看完英国版的《麦克白》,所以就想看看黑泽明将《麦克白》搬到日本的《蜘蛛巢城》,看了觉得他下了大功夫。《罗生门》当然也想看,并且最后也看了。最初我认为在当时那个时代拍出那样的作品很难想象,结构上很新颖,并且富有哲学意味。后来想起,《公民凯恩》拍摄于1941年,《罗生门》拍摄于1951年,黑泽明在结构上对于《公民凯恩》的借鉴是很明显的。借鉴并不可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把赞扬留给那些第一发明人。借鉴,甚至是把《麦克白》照搬到日本,都不能掩盖黑泽明的电影艺术天才,那是他的尝试而已。电影艺术非常独特,这样的行为绝对不能和抄袭同日而语。

  中国在黑泽明的同时代其实也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许多那时候的片子如今看也不错。但是太多的中国艺术家把热情放在了意识形态,要么就是爱国主义,常常深陷小我,不见普世概念。当然了,不能埋怨谁,时代局限。黑泽明之所以是世界级艺术大家,就因为他把所有的关注点只放在了艺术和普世价值上面。

  《七武士》有四张碟,前面看的我几乎想放弃。后面很好看。假如谁不太理解日本人,不理解日本文化,我建议就多看黑泽明的影片。尤其在《七武士》中,可以近距离解读日本的武士文化以及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比较有意思的是,老在黑泽明的电影里看到三船敏郎,他在以上的片子里似乎都是主要演员,并且他和我们熟悉的三船老年时的样子一点都不像,几乎让我有认错的感觉。他是个好演员。好演员和好导演是相辅相成的,大概缺一不可的搭档。
Posted: 2004-04-07 21:15 | 62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夏伯阳》、《乡村女教师》、《牛虻》



  尽管这也是一部宣扬革命者的主旋律影片,但编导在艺术和技巧上的成熟足以使任何一个“敌人”为之叹服。

  我有记忆看电影始自70年代,并且当时看的多是适合农村的影片;苏联影片属于城市电影的多,所以我看苏联影片向来就不多。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比如《夏伯阳》、《乡村女教师》等都没有看过。《两个人的车站》老听说,依然没有看过,曾经到比较大的一些
音像店去搜罗,结果却看到了前两个影片。不说盗版小贩那里,正规的音像店文化品位应该比较高的,但依然总的感觉是粗制滥造的东西多,只要是惊险带色的满架子都是,比较有文化品位的却很难找。看来主要是没有“市场”,也就是整体中国的影片消费群不是雅的,或者是缺乏雅的,以“人民群众”的口味为主。不过我觉得市场的口味是可以培育的,需要一些人来做些事情,告诉人们哪些影片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以及为什么。

  《乡村女教师》曾经让许多人感动不已,今天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她是一部“教育”片,不仅是学校的,同时主题也是教育人的。今天我的精神世界完全成型,所以她不能打动我了,只是觉得稚拙。

  《夏伯阳》则是另外一回事。尽管这也是一部宣扬革命者的主旋律影片,但编导(印象中是同一个人)在艺术和技巧上的成熟足以使任何一个“敌人”为之叹服。人物性格鲜明,整体风格幽默风趣,心理刻画细腻富有层次感,即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觉得是个电影史上难得的经典。

  为了寻找《两个人的车站》,途中还看到《牛虻》,三碟装,好贵,并且也没有什么奖项获得,但是因为几个特殊的原因我还是买了回来。

  首先一个原因是,我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牛虻》的悲剧色彩。第二我实在对这部小说太熟悉了,所以想看看电影是怎么表现的。

  看这个影片的时候给我许多奇怪的感受,我是说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比如牛虻是崇尚暴力革命的,可是今天哪个掌权之后的政府真正喜欢他们国家出现暴力革命的牛虻呢?

  我自己看牛虻的另外一个感受是,电影其实也是个感官获得的过程,并不总是如人们所说的是一次性艺术。比如牛虻的故事,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情节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还是要去买来花时间去看,等待其中的许多早已知道的高潮。在那些熟悉的词语中等待获得我们第n次的心灵震撼,这些震撼本身是一种很单纯的愉快,他们是属于造型艺术和文学艺术的震撼。我记得书中有一节是牛虻和主教大人的牢房对话,这是我认为的书中的高潮部分,里面似乎有牛虻呼唤主教为“父亲”的场面,我一直等待这两个字的出现,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竟然没有看到,遗憾半天。片中我印象深刻的场面是主教大人看到死去的儿子时喊道:“我痛啊”然后倒下。

  和我读书的印象比较,电影没有书的感觉好。另外补充一句,西方国家基本上很少人知道《牛虻》,这本书只有在共产主义国家里畅销,因为它是革命的这很明显。也所以,只有苏联才会将其改编为电影。最后,它不能在国际上获得奖项也就不奇怪了。
Posted: 2004-04-07 21:16 | 63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屋顶上的轻骑兵》



  据说对此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特别好的,特别不好的。我基本上属于后者。

  在中央频道“佳片有约”时间看了一部《屋顶上的轻骑兵》,我觉得此片属于“能看”,不算什么“佳片”。

  作者在轻骑兵上屋顶的时候着力在表现人类的盲目愚昧,但马上转入与比诺什的爱
情就与主题有分裂的趋向,更何况前面还有一个女子与轻骑兵的暧昧交往,主题更加不单纯。另外,比诺什名气太大,她在中间部分才加入连带她带来的爱情,生生把影片割裂为两个相互不能连贯的部分。并且我同意有人说的,男主角弱了,没有压住影片。警察局长放轻骑兵那场假如不是点睛之笔就是因为过于急切想点题而显得过分直白了。

  昨天晚上第一次看到希区可柯的影片,名字叫《海角擒凶》。放在今天这样的片子非常一般。但是放在当初那就是开创。大师一般都产生在一个行业的最初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生在上个世纪初的电影人是最幸运的,随便就当大师了。
Posted: 2004-04-07 21:17 | 64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天脉传奇》



  很明显杨紫琼也想在这个影片中体现中国的某些东西,可惜什么都没有体现出来。

  最近看过最惨的电影恐怕就要数《天脉传奇》了。假如不是好奇我是根本就看不下去的。即便这样我中间还是忍不住看了很长时间的电视频道节目,电视正在放《空镜子》,其中质朴平淡的对话比《天脉传奇》毫无道理的花里胡哨强多了。


  假如这是一部小投入的电影我也不必说它“最惨”了。在哪里我看到过一个宣传,据说是一亿多美金的投入,所以它的效果和品味就必须要值这个档次。不过他们宣传的很到位,我不是也出于好奇去买他们的盘了嘛。

  杨紫琼过分自信她自己就可以挑大梁,大概她还沉浸在007电影的美梦中。她忘记了那个电影里的主角是007,她只是配角;或许她太相信《卧虎藏龙》的成功,但她忘记了那是李安的胜利,也是周润发和章子怡的胜利,她只是其中一员。总之她过于自信了,竟然在这样一个大电影里充当主角,要思想没思想,要武打那是她的本行,可这个电影里的武打场面实在勉强可怜,所以就不知道剩下看什么了。

  这个影片的故事提供者是钟某、杨紫琼以及导演鲍德熹。编剧是另外三个人,也可以推测,就是杨紫琼等三个人提供了一个故事梗概,然后由另外三个编剧来填充技术处理了剧本而已。假如一个电影剧本的故事梗概本身就很荒诞的话,那就不能指望编剧了。故事荒诞浅薄,总体没有超出香港武打电影的平均水平,和好莱坞通常的煽情与普世价值的提倡差了一大截(我不是说好莱坞就好了,是说连好莱坞的水平都没有达到)。假如和一般成龙的片子相比,我宁愿看成龙的片子。

  看这个影片的时候我偶尔想到《卧虎藏龙》。因为杨紫琼就是其中的演员不能不让我想到。李安尽管是在那边拍摄的《卧虎藏龙》,但却显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整体是统一和谐的。很明显杨紫琼也想在这个影片中体现中国的某些东西,反而什么都没有体现出来,最后是好莱坞与中华文化的夹生饭。可以说这个电影是个彻底的失败,只有广告是成功的,并且据说他们的反盗版工作也做得很成功。
Posted: 2004-04-07 21:17 | 65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温柔地杀死我》



  KILL ME SOFTLY

  你想看演员全裸、姿态多变的色情片吗?你想看恐怖凶杀的镜头吗?这个片子能满足你这些要求。

  你想看演员全裸、姿态多变的色情片吗?你想看恐怖凶杀的镜头吗?陈凯歌新近导
演的这个片子都能满足你的这些要求。

  当我看到这个片子上的演员全是西方人,但导演却是陈凯歌时,发楞间就已经做出选择,我要买这个片子看。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想看一个中国导演是怎样导西方人演戏的。

  总的感觉这个片子没有《天脉传奇》那样惨,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第一, 我不喜欢那个男演员。管他叫什么呢,反正我说了名字你也不知道他是谁,还不如说他就是《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的莎士比亚呢;另外他还饰演了《伊丽莎白女皇》中的女王情人。他演莎士比亚就惹我这个普通观众老大不高兴,但听说他还获奖了呢。可能是他在《伊丽莎白女皇》中的样子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很不幸因为我偏爱这个电影还多次观看,所以我最后几乎是讨厌上了这个男演员。我喜欢女皇和女皇身边的另外一个男人。所以他主演什么电影我也不爱看。

  第二, 女演员叫乌玛·海瑟,是熟人脸,但却不是那种我一说名字你就能想起来她是谁的。档次和上面那个家伙是一样的,不是如日中天,但也是小有名气的演员。她身材不错。

  第三, 电影主题不算特别好。前半部就是色情的展现,两个性欲极其旺盛的家伙碰在了一起,不停地上床换花样脱衣表演。这个男的竟然是个虐待狂,然后女人开始报案、躲避和追赶,另外一个女人也出现了,他们三个在一起打得死去活来。

  第四, 陈凯歌也算个比较有品味的导演,怎么一到好莱坞马上就变成这个味了。先不说主题上不够饱满,另外从结构上讲似乎也有明显的欠缺,“情”和“凶杀”你到底要向哪边奔啊,里面的分配太平均了结构上就不对。比较让人高兴的是,这个片子拍的还像个外国片,没有出现我想象的中国导演压不住的感觉,镜头感也不错。我给打60分,属于能看。
Posted: 2004-04-07 21:19 | 66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像鸡毛一样飞》



  孟京辉很谦虚地说,他这就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一次“搅和”,并且中国电影需要有人出来“搅和”。私下讲,我也喜欢这个搅和。

  昨天在一个地方看到许多有关这个电影的评论,所以回家以后就看了这个片。我觉得一个电影是否有很多人看,关键得有争论,有时候全是一个调子观众会没有兴趣。有些观众是喜欢自己判断的,你争议越大他就越喜欢去亲自做个自己的评断。我就属于这样的人,
全说好的或者全说坏的我可能都不去看,但是有分歧了我就必须自己提把尺子去打分了。这属于比较自信的观众,不过城市里的知识分子观众谁不自信呢。

  接连看了以上那几个片子以后我是越来越怀念张艺谋同志了。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发誓不再看中国电影了,无论当时炒得多红火的片子,甚至获奖的片子,我也不会去看。所以80年代初期的许多中国经典片我都没有看过,比如《小花》什么的。许多年以后,我偶尔住在电影院的家属院里,不可能不让国产片碰上我的眼珠子,所以偶然间看到了张艺谋的《老井》,从此对国产片开戒,并且一直到今天都是张艺谋的拥趸。再后来也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可看的东西,渐渐素质比较高的电影人多了起来。不过总体我还是多看西方片。之所以看以上的几个片子原因有几个。看《天脉传奇》就是想看看一亿美金中国人能堆出了什么样的艺术品,想开开眼界;看陈凯歌的西方片原因已经说了,看看他的第一部导西片;看孟京辉的这个片子的原因是,我看过他的几部舞台剧,所以想看看戏剧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冲着他的戏剧,我实在想表扬他一把,但是根本不可能。

  我预料到这样一个导演拍出来的片子肯定是非常戏剧化的,但没有想到会达到那样一个程度,你几乎可以认为这个片子放在几十年前的新浪潮电影里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我是说作为不成熟的探索是很应该鼓励并且也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是今天这样做,除了印证一下孟京辉是可以把作品放在胶片上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孟京辉很谦虚地说了,他这就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一次“搅和”,并且中国电影需要有人出来“搅和”。对于这个淳朴的用心,我觉得也对。私下讲,我也喜欢这个搅和。第一片“搅和”得还成,第二片简直就看不成了,全部是舞台戏剧的照搬,并且不是传统戏剧,是这几年很时髦的先锋派戏剧。你在这个电影里可以看见《格瓦拉》的手法,看见《鲁迅先生》,看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看到最后我有一个猜测:这个剧本本来是为舞台剧而写,孟京辉突然脑子一转就改拍电影玩儿了。

  我最近,也就是上个星期吧,开始看了几本有关电影的专业书籍,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发现电影和戏剧有着本质的区别。估计孟京辉不是不了解电影的特色,而是他太熟悉戏剧,一时技痒就把戏剧的东西全部给搬上了电影。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个不算善良的推测,梦境的最后的处理是一种对电影观众不负责任的懒蛋行为,他拿戏剧顺手搪塞我们,是一种把电影做不下去了的感觉。

  戏剧和电影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就这个电影来说就是:是否真实。戏剧可以假到用唱来表白,用夸张的服饰和程式化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各种心理,并且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现实生活里不常见没有逻辑的东西可以搬到舞台上去,这都没有问题。但是电影一定要求“真实”。这个真实是对生活逻辑的一种再现,即便是科幻,是梦幻,是心理片,都有真实的生活逻辑要遵循,最大程度下做到“真实”才是电影的基本。这个“真实”的门槛孟京辉没有跨过去。

  当然,他在电影上的戏剧试验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其实我挺喜欢其中的很多片断。以上三个电影让我挑选必须再看一遍的片子,我就挑选《像鸡毛一样飞》,而舍弃《天脉传奇》和《温柔地杀死我》。

  演员表演的都还行。不过孟京辉还是特别对其中排列在第五位的一个镜头很少的一个演员王劲松提出了表扬。看来我眼光还是很厉害的,以前我就一直认为这是个好演员。王劲松第三次在影片中出现的时候,也就是那场艺术家的party里,他看见诗人后溜走的姿态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不过我很奇怪,为什么他老挑坏人演呢?其实终有一天他能改“好”的,我认为。
Posted: 2004-04-07 21:20 | 67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汤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

  假如你对于西方文学不甚了解,那么这本同名的书还是要读一读的。

  假如你对于西方文学不甚了解,那么这本同名的书还是要读一读的,因为几乎可以说这本书影响了美国的整个历史。假如你没有耐心读这本小说,那么起码给出3个小时的时间
看看这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因为它太具有传奇性了,缺少这一环节的了解几乎不能说了解美国历史。

  这部小说的作者其实是一位不怎么过问政治的女人,斯多夫人。电影开头是林肯总统接见斯多夫人的场面,他说:夫人,是你的这本小说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在看戏的包厢中,一个反对解放黑奴的人枪杀了林肯总统。

  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有关黑奴解放的书籍,它反映了南北战争之前黑奴的悲惨生存状况以及白人内部对于黑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电影中只有“汤姆”没有“小屋”。汤姆叔叔在影片中被卖来卖去,没有固定的居所。我觉得影片质量不错。但是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纯粹表现美国生活的影片却不是美国人拍摄的,我看到是西德、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共同拍摄的。片中女主人具有明显的意大利气质,不管白人还是黑人都跟索非亚·罗兰有血缘关系似的大嘴大眼,棱角分明。说到此真觉得西方人占便宜,只要是白人或黑人的片子,无论那个国家都可以拿来拍。

  影片在结构安排上我有一点小小的不认同。那个好心的农场主他的爱情戏应该砍掉,跑题了。当然和后面的一系列故事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但可以改用其他的偶然因素来导致他女儿的死亡,慢慢发展一桩婚外恋来导致他女儿的悲剧太浪费胶片了。这样就占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黑人戏就少了些。
Posted: 2004-04-09 20:31 | 68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猜火车》



  TRAINSPOTTING

  我是慕名找到这个片子来看的。据说这个电影是英国历史上打破电影票房记录的影片。

  我是慕名找到这个片子来看的。据说这个电影是英国历史上打破电影票房记录的影
片,以250万美元的投资在1995年仅花了7个星期的时间就拍摄完成,迄今它在英国本土的收入已经达到1800万美元。

  看的满头雾水,看的也很惭愧。

  这个片子没有配音,是英语,而且是苏格兰英语,我听起来比美国英语要困难得多,但又没有普通话字幕,却有粤语字幕。注意,我从音像店里买来的碟上写的是“中文字幕”。看的很累。

  这部影片根本不是一部普通的传统故事片,就是几个英国青年挣扎在沉沦边缘的过程,所以即便有了普通话字幕,你也未必可以说个明白。所以我感觉一般非职业电影人还是别碰。

  糊里糊涂中我还是觉得这个影片很有令人称道的地方。它的色彩对于表现那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焦躁和狂乱是很到位的,另外对于吸毒过程中的幻觉演绎据说也是很传神的(我没吸毒经验),尤其是结尾和开头的对应,一下子就把主题普化到了人生,属于点睛之笔。

  假如你想了解西方社会,建议看看此片。表面上片子无厘头,其实内核严肃着呢。只是一般人会看不习惯。
Posted: 2004-04-09 20:32 | 69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苏州河》



  本以为这是一个讲述普通人在苏州河两岸生活的故事片,结果却发现是部典型的爱情片。

  

  原以为这是一个讲述普通人在苏州河两岸生活的故事片,结果却发现是部典型的爱
情片。第一片几乎看完的时候,我已经兴趣索然,但是当发现有两个女孩可能太像哪个了开始疑惑,又觉得有看头了。假如结尾的部分停止在两个女孩碰面之前,那么这个电影还真得有点什么特殊的说道,可能沾点什么先锋色彩。因为那样会有一个开放的结局,但是两个女孩的碰头太实了,一下就就使影片进了死胡同。

  有一个朋友说,他喜欢把一些电影看到一半就停,其实是说停止在任何他认为应该停的地方,其余的不看。这样子的结局是开放的,实际上他充当了自己的剪辑师。无疑这是个比较有品味有想法的影迷。假如他看《苏州河》,不知道他会停在那里。假如是我,就停止在车祸发生的地方就完。在那里有些本来让人晕乎的现代元素都可以从那个地点飘散起来,使整个电影更有现代感。可惜影片画蛇添足了。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看到演职员表里一大帮的外国人名,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电影里会有那么多的现代元素了。但有可能这些不同文化的人没有把有些东西贯彻下去。这是一个疑问。

  编导都是娄烨,周迅是女主角,男演员是贾宏声,演挺好的。
Posted: 2004-04-09 20:34 | 70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我甚至在某些类似世界十大排名中偶尔也可以看到“劳伦斯”的身影。

  历史经典巨片中肯定会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一个席位。我甚至在某些类似世界十大排名中偶尔也可以看到“劳伦斯”的身影。


  此片长度3个多小时,分上下集。假如你时间不充裕,完全可以只看上半部;我估计下半部是以后拍摄的,风格大异,几乎像是没有联系的两个电影。总体前半部好看。另外我看到的下半部只有英语,没有汉语,连字幕也没有,是练习英语听力的好作品。影片在1962年获7项奥斯卡大奖,导演大卫·里恩。演员是皮特·奥图尔和亚力克·吉尼斯。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初期,日不落帝国的军队驻扎在中东一带,起码名义上是在维持那里的和平,其实他们当然有他们的利益用心,比如苏伊士运河就是一块肥肉。身为私生子的劳伦斯是个幽默风趣而有较高学历的英国青年。在一个偶然事件中作为军人他被只身派往阿拉伯沙漠地区调查阿拉伯部族之间以及他们和土耳其人之间的纠纷。在那里他从一个具有知识分子特征的英国青年慢慢成长为一个深受阿拉伯人爱戴的统领。他本人成为一个传奇。

  影片开头是劳伦斯驾驶摩托车在事故中丧生的镜头。上半部的主要吸引人之处在于劳伦斯几次穿越沙漠时展现的大自然壮阔美景,同时还有一些展示劳伦斯高尚人格的故事,同时也反应了不同文明下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反应。第二部电影很少有自然景象,更多的是战争场面,并且杀戮和政治更多得到表现,同时劳伦斯越来越走向内心和疑问。
Posted: 2004-04-09 20:36 | 71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情人》



  THE LOVER

  《情人》是电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极品。

  看之前就听人说到梁家辉的屁股很美。但我确实是为了小说的原作者杜拉丝这个老太太才特意去买这个盘的。


  今年夏天,一个从西方回来的朋友跟我说,西方人研究一个作家首先是从他们笔下的性描写开始做起。我愕然。有两个人以性而在我心目中有些分量。一个是男人,叫毕加索,西班牙人;另外一个是女作家杜拉丝,她是法国人。

  《情人》基本上是杜拉丝的自传。假如说《情人》表现的是她的初恋的话,那么我们大家更为熟知的实际上是她的黄昏恋:一个比杜拉丝小40岁的小伙子一直和她生活了许多年,直到她死那个小伙子都一直深深依恋着她。而她中年的生活也有一笔可写: 和丈夫共同生活,却始终带着与情人生下的儿子。奇怪的是大家都并不避讳这个事实本身。这就是《情人》小说作者传奇的一生。在《情人》中我们已经看到她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作家,看来她成功了。她是个著名作家,她写的剧本《广岛之恋》是电影文学剧本的典范。

  该片由法国著名导演尚·雅克·阿诺自编自导。不亏是高手,不仅煽情,而且有深度有品味。看到最后的时候,我连播放演职员表的音乐都不愿意放过,看得人荡气肠,但是你却不用担心丢人现眼会当众流泪。一个比较有品味的导演是不会让你在脸上表现滂沱大雨的。电影中的女主角怎么说的?“我们的传统,悲喜不能形于色”,但首先是导演不会过分粗鲁地“形于色”。

  影片中确实有大段的激情裸露戏,但是这个影片仍然以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艺术让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严肃的艺术片。千万别拿《晚娘》和《情人》比。

  特别佩服导演处理的有两个地方。第一个是梁家辉在接待完了情人的家人后,总体上不动声色的继续爱他的小情人。这里不是宽容感人,而是让你看到宽容所要跨越的智慧。有时候你为了忘记一段美好,你得刻意去糟蹋记忆,甚至不惜侮辱别人和自己。梁家辉对即将离去的情人说:跟我说,你是为了我的钱才和我在一起的。情人照着说了,然后梁家辉说:我死了。因为我不再有情感。
Posted: 2004-04-09 20:37 | 72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忠贞》(法国版)



  法国人,是群美丽浪漫的动物,他们的纯粹让我艳羡。

  隆重推荐雅俗两界的同志们购买此片。一般所谓雅俗共赏是指一个电影可以从同一部电影中看出不同的深浅来,各有乐趣。而这个片子的雅俗共赏在于俗人可以看大胆性爱表演,雅人可以从中看浓烈的文化感。


  单说爱与性,法国的同志们跟咱们中国老乡可真不像是同一种动物。仓促间在商店里见到的两个陌生人,刚刚搭上话茬,男方还是去为未婚妻买花的,几分钟之内女方已经脱得精光躺在沙发上了。这个女人就是美女索非·马索,她是艺术家,她不是妓女。已年过30依然待字闺中,据与妈妈的谈话说,她还从没爱上过任何男人。但几乎每一个男人见面就跟她套瓷,并且都是赤裸裸的一句话:“跟我上床吧”,并且是在公开场合。

  不管是现实真实的,还是艺术真实的,肯定这样的生活是法国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夸张,那也是艺术的夸张,只是浓缩了,却不会是空穴来风。看看这样的片子,可能对法国文化多一种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爱与不爱。

  即便开放到那样的程度,片中索非·马索还是与人规规矩矩结婚了。在这个婚姻里丈夫爱妻子,妻子只是不讨厌丈夫。不幸的是很快妻子发现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爱上了丈夫之外的一个年轻人。忠贞在这里受到考验。虽然法国人婚前的自由是中国人匪夷所思的,但他们对待婚姻的认真却也是我们没有料到的。为了躲避婚外恋,妻子受尽折磨,而丈夫最终却为爱送命。整个影片围绕着爱与性展开。
Posted: 2004-04-09 20:37 | 73 楼
读书郎
级别: 嘉宾


精华: 13
发帖: 2411
威望: 925 点
金钱: 11650 静电币
支持度: 600 点
在线时间:153(小时)
注册时间:2002-08-11
最后登录:2007-09-13

 

《亲密》



  INTIMITE

  该片不宜与一般异性朋友一起欣赏。

  法国片,获得200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金熊奖。女演员Kerry Fox获最佳女演员奖。


  本来工作了一天,很累,甚至有些紧张感,浑身酸痛,回到家里就我自己,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松弛一下。我觉得看看这个片子可能是个好点子。所以我赶忙下楼泡了杯热水,然后放在床头,盖上被子,play打开。

  开头的画面简直像三级片。但是很艺术,你知道这肯定不是个下流作品。该片不宜与一般异性朋友一起欣赏,有很多全裸激情戏,那种真实让你怀疑那两个演员是不是夫妻,否则这样的片子怎么来演!太逼真了。

  中国在这方面是有规定的,不能涉及。不过就类似法国片,我似乎越来越看到他们潜在认识人本质的一种倾向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中国人(电影)相对质朴,依然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的阶段。中国人现在更多的在试图提升人到一种更加社会的层面,而与我们相对的西方世界已经在开始还原。他们正在把人还原为动物。

  我们本来就是动物。

  影片开头几场大胆性爱表演中你能体会到一种赤裸裸的只属于动物的生猛来,它那么有力而富于生机,让你不由得赞美性爱所具有的魅力。

  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中年人,尤其是女演员,不是一般的漂亮年轻女人,而是个长相耐看的中年人,脱了衣服以后她有着普通母亲型的身材。我觉得导演挑选这样一个女演员本身是个很大胆很有功力的表现。这样一个演员的身材所传达出的力量和美感远非一个苗条的年轻女人能够涵盖。成熟女人所独有的浓郁情感渐渐从她那浑厚的肉体中散发出来,是一种势不可挡的美感。在这两个中年人扭曲和奔放的性爱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很结实的原始美,假如没有他们壮实的身体这个效果是出不来的。

  故事中这两个人原本不认识,开门时还在问彼此的姓名,转眼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他们要干的一切。每星期三他们约见,见面什么都不说,直接做爱;时间长了,他们不能克制对于彼此的依恋,开始痛苦。接下去的情节我们发现,他们彼此都有稳定的家庭,并且有可爱的孩子,怎么办?没有答案。它是对婚姻的一种置疑吗?不知道。它是一种对人的本质的再次展现。

  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男女婚配实行的是媒妁之言,没有见过面夫妻就结婚了。很多人疑问:这样的婚姻能有感情吗?我也曾经对此有过疑问,那么现在起码我自己有了答案,他们会有感情的,我们的情感和自由恋爱状态下的婚姻没有两样。

  性与情本身就很难割裂开来。假如有一个和谐的洞房花烛夜,那么爱是不成问题的。人类性爱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也有复杂的心理过程。和谐的性爱之中,你可以体会到对方给你的许多呵护与体贴,他们很容易直接转化进精神层面。当然仅有性爱并不能使婚姻和谐,因为即便先恋爱后结婚的许多婚姻也还是最终破裂了。我在强调,人们千万不要轻视性爱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意义。

  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影片看做是从以上的基点来讨论性爱与情感的。片子中间有一段人物对话,谈到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似乎有些及时行乐、追求快感的意味。我不太确定这个电影的主题,也许含蓄本身使主题更加深刻。一个电影,一定也是见仁见智的。无论如何,这个电影以它深刻的内涵获得了大家的承认,尽管是通过性来探讨这个世界。

  比较遗憾的是这个片子只有汉语字幕,没有配音,另外字幕也不是十分同步,总是慢半拍。
Posted: 2004-04-09 20:38 | 74 楼
«234 5 6789» Pages: ( 5/9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科学人文 Scientific & Humanistic Cultures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